科研相关产品
重组人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由我们大脑的垂体产生的,它控制着我们的身高、骨骼长度和肌肉生长。
重组人瘦素(Leptin)
瘦素是一种主要由小肠中的脂肪细胞和肠细胞产生的激素,通过抑制饥饿来帮助调节能量平衡,进而减少脂肪储存脂肪细胞。
重组人胰岛素
抗 hCCR8 鼠单抗
抗 hCD38 鼠单抗
Daratumumab (anti-CD38) 是一种针对CD38的重组单克隆抗体。Daratumumab 是一种研究性的抗癌药物,适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成年患者。
抗 mCD25 鼠单抗
抗 mCCR8 鼠单抗
纳武单抗(nivolumab)
纳武单抗OPDIVO(nivolumab)是一款治疗药物,用于先前有过治疗的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
重组人IL-1α
白细胞介素 1 α ( IL-1 α ) 也称为造血素 1,是白细胞介素 1 家族的一种细胞因子,在人类中由IL1A基因编码。一般来说,白细胞介素 1 负责产生炎症,以及促进发烧和败血症。
重组人IL-1β
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又称白细胞热原、白细胞内源性介质、单核细胞因子、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名称,是一种在人体中由IL1B基因编码的细胞因子蛋白。IL-1β 前体被胞质半胱天冬酶 1(白细胞介素 1 β 转化酶)裂解形成成熟的 IL-1β。
重组人IL-2
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白细胞介素,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细胞因子信号分子。它是一种 15.5–16 kDa的蛋白质,可调节负责免疫的白细胞(白细胞,通常是淋巴细胞)的活动。IL-2 是身体对微生物感染的自然反应的一部分,用于识别外来抗原。IL-2通过与淋巴细胞表达的IL-2 受体结合来介导其作用。IL-2 的主要来源是活化的CD4 + T 细胞和活化的CD8 + T 细胞。
重组人IL-3
IL-3 作为单体由活化的 T 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基质细胞产生。 IL-3细胞因子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各种血细胞类型的浓度。它诱导早期多能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和承诺的祖先。它还具有许多更具体的作用,例如血小板的再生,并可能有助于早期抗体同种型转换。
重组人IL-4
白细胞介素4(IL4,IL-4)可诱导幼稚辅助 T 细胞(T h 0 细胞)分化为T h 2 细胞。在被 IL-4 激活后,Th 2 细胞随后在正反馈回路中产生额外的 IL-4 。IL-4 主要由肥大细胞、T h 2 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与IL-13关系密切,功能相似。
重组人IL-6
白介素6 (IL-6)由纤维母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上皮细胞、角质细胞、以及多种瘤细胞所产生。IL-1、TNF-a, PDGF、病毒感染、双链RNA及c AMP等,均可诱导正常细胞产生IL-6。IL-6能够刺激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增殖、分化并提高其功能。
重组人IL-7
IL-7 是一种由骨髓和胸腺中的基质细胞分泌的造血 生长因子。它也由角质形成细胞、树突细胞、肝细胞、神经元和上皮细胞[产生,但不是由正常淋巴细胞产生。
重组人IL-12(无QC)
白细胞介素 12 ( IL-12 ) 是一种白细胞介素,由树突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人 B淋巴母细胞( NC-37 ) 响应抗原刺激而自然产生。
重组人IL-15
白细胞介素15(IL-15)是一种与白细胞介素2(IL-2)结构相似的细胞因子。与 IL-2 一样,IL-15 与由 IL-2/IL-15 受体 β 链 ( CD122 ) 和常见的 γ 链(γ-C、CD132) 组成的复合物结合并发出信号。IL-15 在病毒感染后由单核吞噬细胞(和一些其他细胞)分泌。这种细胞因子诱导自然杀伤细胞的增殖,即先天免疫系统的细胞,其主要作用是杀死病毒感染的细胞。
重组人IL-17A
白细胞介素 17A是一种由活化的T 细胞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这种细胞因子调节NF-kappa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活性。这种细胞因子可以刺激IL6和cyclooxygenase-2 ( PTGS2 /COX-2) 的表达,以及增强一氧化氮(NO) 的产生。
重组人IL-18
白细胞介素18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许多细胞类型,包括造血细胞和非造血细胞,都具有产生 IL-18 的潜力。IL-18 可以调节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其失调会导致自身免疫或炎症性疾病。
重组人IL-21
白细胞介素 21 是一种细胞因子,对免疫系统细胞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包括可以破坏病毒感染或癌细胞的自然杀伤(NK) 细胞和细胞毒性 T细胞。这种细胞因子在其靶细胞中 诱导细胞分裂/增殖。
重组人IL-33(活性方法)
白细胞介素 33 是 IL-1家族的成员,可有效驱动T helper-2 (Th2) 相关细胞因子(例如,IL-4)的产生。IL33 是 ST2 ( IL1RL1 ) 的配体,这是一种 IL-1 家族受体,在Th2 细胞、肥大细胞和第 2 组先天淋巴细胞上高度表达。
重组人aFGF
FGF家族成员具有广泛的促有丝分裂和细胞存活活性,并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胚胎发育、细胞生长、形态发生、组织修复、肿瘤生长和侵袭。这种蛋白质作为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的调节剂以及血管生成因子起作用。它在体外作为多种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衍生细胞的有丝分裂原,因此被认为与器官发生有关。已经描述了编码不同同种型的多个可变剪接变体。
重组人bFGF
FGF2又称bFGF与特定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 蛋白结合并发挥作用,这些蛋白属于一个密切相关的分子家族。1975年首次纯化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此后不久分离出三个变体:bFGF”(FGF2);肝素结合生长因子-2;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测序显示是相同的 FGF2 蛋白,并且是 FGF蛋白家族。
重组人FGF21
FGF-21 是一种分泌型生长因子,是 FGF 超家族的成员。 FGF-21 在 β-Klotho 作为蛋白质辅因子存在的情况下,通过 FGFR 1c 和 4 受体发出信号,并刺激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依赖的葡萄糖摄取。
重组人EGF
表皮生长因子(EGF)属于EGF家族,EGF与EGFR结合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
重组人VEGF165
VEGF是一种由许多细胞产生的信号蛋白,可刺激血管的形成。VEGF是生长因子的亚家族,即胱氨酸结生长因子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家族。它们是参与血管生成(胚胎循环系统的从头形成)和血管生成的重要信号蛋白(来自预先存在的脉管系统的血管生长)
重组人PDGF-AA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 是调节细胞生长和分裂的众多生长因子之一。
重组人PDGF-BB
重组人LR3-IGF1
LR3-IGF-1,是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IGF-1)的加长类似物。
重组人GDF15
GDF 15是一种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GDF-15在大部分器官中表达水平较低,由于肝、肾、心、肺等器官受损,GDF-15上调 GDF-15 的功能尚不完全清楚,但它似乎在调节炎症途径中发挥作用,并参与调节细胞凋亡、血管生成、细胞修复和细胞生长,这些是在心血管和肿瘤疾病中观察到的生物学过程。GDF-15 已被证明是心脏病和癌症等不同疾病患者的强预后蛋白。
重组人BMP-2
BMP-2 与其他骨形态发生蛋白一样,在骨和软骨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它参与hedgehog通路、TGFβ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它还参与心脏细胞分化和上皮间质转化。 与 BMP 家族的许多其他蛋白质一样,BMP-2 已被证明可在多种细胞类型中有效诱导成骨细胞 分化。 BMP-2 可能参与白色脂肪生成并可能具有代谢作用。[
重组人TIM-3
TIM-3(CD366;HAVCR2)是一种在人类中由HAVCR2 ( TIM-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HAVCR2 于 2002 年首次被描述为在产生 CD4+ Th1和 CD8+ Tc1细胞的IFNγ上表达的细胞表面分子。后来,在 Th17 细胞、调节性 T 细胞和先天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NK 细胞、单核细胞)中检测到表达。HAVCR2受体是免疫反应的调节剂。
重组人TNFα
肿瘤坏死因子(TNF、恶病质素或恶病质素;通常称为肿瘤坏死因子 α或TNF-α)是一种脂肪因子和细胞因子。TNF是TNF超家族的成员,其由具有同源TNF结构域 的多种跨膜蛋白组成。 作为一种脂肪因子,TNF 促进胰岛素抵抗,并与肥胖引起的2 型糖尿病有关。作为一种细胞因子,TNF 被免疫系统用于细胞信号传导。如果巨噬细胞(某些白细胞)检测到感染,它们会释放 TNF 以提醒其他免疫系统细胞作为炎症反应的一部分。
重组鼠 TNFα(人的内容)
TNF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免疫细胞。TNF 作为一种内源性热原,能够诱导发热、细胞凋亡、恶病质和炎症,抑制肿瘤发生和病毒复制,并通过产生IL-1和IL-6 的细胞对败血症作出反应。
重组人TNFβ
重组人IFNa2b
干扰素 alfa-2b是一种抗病毒或抗肿瘤药物。它是蛋白质干扰素 alpha-2的重组形式
重组人IFN-γ
γ 干扰素( IFN-γ ) 是一种二聚化可溶性细胞因子,是II类干扰素中的唯一成员
重组人IFNK
重组人GM-CS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是一种由巨噬细胞、T 细胞、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泌的单体 糖蛋白。天然存在的 GM-CSF的药物类似物称为sargramostim和molgramostim。
重组人G-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GCSF),也称为集落刺激因子 3 ( CSF 3 ),是一种糖蛋白,可刺激骨髓产生粒细胞和干细胞并将它们释放到血液中。
重组人SCF
造血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与IL-3、GM-SCF、EPO、IL-4、IL-6、IL-9等有较强的协同作用,对粒系、淋巴系、红系和巨噬细胞系均有刺激生长作用。
重组人LIF
重组鼠LIF
重组人PTH
重组人41BBL
Sortase A ELISA检测试剂盒
TrypLUS ELISA检测试剂盒
全能核酸酶ELISA检测试剂盒
TrypLUS 英文+活性
尿酸酶 活性
ALP
Butelase
SUMOstar 蛋白酶
拉罗尼酶 活性
DPPI 活性
组织蛋白酶 C ( CTSC ) 也称为二肽基肽酶 I ( DPP-I ),是一种溶酶体外半胱氨酸蛋白酶,属于肽酶 C1蛋白家族,是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的一个亚组。
HAV 3C Protease
HRV 3C Protease
Letonase耐盐核酸酶
Letonase(EC 3.1.31.1)是一种来源于Serratia aureus的非特异性核酸内切酶(Serratia aureus endonuclease),该酶是从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中表达纯化得到的,含有pET41a生产质粒。该蛋白酶的成熟细胞外形式是由149个氨基酸构成的单链多肽,分子量为16.8 kDa,该单体蛋白不含二硫键,Ca2+和Mg2+可以稳定其构象。该酶可以将任何形式的DNA和RNA(线性、环形、超螺旋)降解成3’-单核苷酸及二核苷酸,并可在一系列宽泛的操作条件下保持高效性。
转肽酶 A 活性
转肽酶(sortase)是一种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肽键的形成具有必须作用的酶类。转肽酶识别特异多肽,催化不同的转肽反应。
猪胰蛋白酶
猪胰蛋白酶的化学结构与牛胰蛋白酶十分相似,在氨基酸残基排列顺序中,只有41个氨基酸残基不同,但分子构型有很大区别。沉降系数S20W为2.77S,pI=10.8,热稳定性较牛胰蛋白酶稳定,Ca2+对酶的保护作用不及牛羊的明显,无螯合Ca2+的中心部位。有6对二硫键,断裂1~2个键,均不至于破坏酶分子的完整结构而保护了酶的活性。酶的活力分别相当于牛的72%及羊的61%。
牛胰蛋白酶
牛胰蛋白酶原有229个氨基酸组成,含6对二硫键,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和晶体结构已被阐明。在肠激酶活自身催化下,酶原的N末端赖氨酸与异亮氨酸残基之间的肽键被水解,释放出来缬-天-天-天-天-赖6肽,生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牛的胰蛋白酶氨基酸残基223个,分子量23800 [2] ,活性部位的丝氨酸残基是不可缺少的丝氨
肠激酶 活性
肠激酶 是存在于哺乳动物十二指肠内的一种异源二聚体 丝氨酸蛋白酶。分子质量为150ku, 由1条115ku重链和1条35ku轻链组成, 在pH值4.5~9.5、温度4~45℃范围内特异性水解蛋白底物。
SUMO 蛋白酶 活性
SUMO蛋白酶,也称为ULP蛋白酶。这种酶能特异性切割SUMO)前肽 C 末端处的序列 Gly-Gly-!Ala-Thr-Tyr 序列。
PNGase F 活性
PNGase F是一种可以可以高效去除N糖修饰的酶
PGC/PGII
PGA/PGI
MBP-TEV-His